先锋观察 | 山东广电布局数字人,探索时代风口下的媒体转型机会

http://www.sxtvs.com时间:2023-06-30 08:28:31

     目前,山东广电对于数字人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面向广电内部,探索怎么让数字人和传统广电行业相结合,推动广电行业往前发展;二是面向全社会,探索怎么利用数字人技术打造社会化产品。

图片

“齐风鲁韵、岱青海蓝”,山东广电首位超写实数字主持人的名字便取自于此。山东广电对于她所寄予的厚望可见一斑。

今年3月1日,“海蓝”登上《山东新闻联播》,首次亮相便以“评论员”身份为电视观众带来新锐时评,这也使她成为全国首个在省级卫视新闻联播节目中应用的超写实数字主持人。

图片

之后,“海蓝”还亮相全国两会“元宇宙演播室”,与全国人大代表展开了一场“跨次元”的精彩对话。

在山东广电力推之下,“海蓝”主持工作顺利展开,主持人之外的身份也在拓展,先后成功与山东省自然资源厅、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商务厅等单位签署了代言协议,成为山东森林防火宣传大使、绿博会形象代言人、山东好品推荐官等。与此同时,“海蓝”的数字人智慧终端也已诞生,并投入线下使用。短短几个月,“海蓝”俨然有了山东广电“一姐”之势。

技术是媒体变革与发展的动力

无论是在技术开发还是应用实践上,山东广电在数字主持人领域的尝试无疑都是大胆的。超写实数字人“海蓝”的诞生是山东广电迈向元宇宙领域的重要一步。除了“海蓝”,山东广电今年还打造了孪生数字主持人“苏小妹”。在《苏小妹说中国字》节目中,“苏小妹”开启了法语、俄语等国际化表达。

目前团队正在打造国内首位男性数字主持人“岱青”,预计近期正式亮相。

一系列动作背后是山东广电对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推进。

山东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吕芃表示,这既是积极响应中央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和号召,同时也是基于技术是媒体变革与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样一个认知。广电媒体的出现源于无线电技术发展,而广电媒体的转型再发展,还是要从新技术来下手。

当年澎湃新闻抓住了手机App的机会,芒果TV抓住了视频网站的机会,我们能不能抓住web3.0时代媒体转型的机会?如果我们能找到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就能建立新的新媒体发展方向和阵地,也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融合发展。”吕芃说。

布局数字人,便是山东广电拥抱人工智能、谋求转型发展的一个积极尝试。

两年多前,山东广电就开始持续追踪web3.0相关的最先进技术,2022年山东广电和国内互联网头部IP公司金影科技成立了山东一千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web3.0、元宇宙新技术,2022年底确定数字人赛道,启动“主持人数字孪生计划”。

台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吕台给予了数字人项目很大支持,参与了整个项目的论证,前后听取相关专题汇报不下10次,并且专门为此召开了全台总动员会。”山东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黄宝书说。

秉持这样的认知和考量,山东广电在新技术探索上作了大量投入。

2022年12月,山东广电以旗下的山东一千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为主,联合北京中科创新发展研究院、浙江数字内容研究院、清华大学元宇宙文化实验室、南开大学元宇宙联合实验室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山东广播电视台元宇宙创新实验室,旨在整合产学研资源,针对元宇宙技术的应用展开研究和尝试,让山东广电及山东市场的政府企业可以较早应用上国内最先进的元宇宙技术。

实验室一期成员15家,集合了国内元宇宙方向各细分技术领域头部企业。在实验室平台上,山东广电得以随时掌握跟进国内最新最先进的技术动态。

图片

“有了实验室,想做任何一个项目,也就有了把它做到最好的机会。而且,相较于纯商业行为,实验室更像合作伙伴共同科研的行为,大家也认可这种带着情怀的合作形式。情怀是个粘合剂,能把真正有想法的人筛出来。”黄宝书说。

据悉,实验室平台上有三四家成员都参与到了“海蓝”的研发当中。

数字人是真正的数字文化产业

相比其他一些非超写实、相对卡通的数字人主播,山东广电从一开始就制定了更高的起点。

元宇宙创新实验室是山东广电打造广电最前沿数字人的有力保障。“海蓝”自2022年10月立项,形象设计用时半个月左右,开发用了一个半月,整体下来用了两个月。

“我们也是在学习和创新中不断摸索,多个实验室成员企业共同研究交流,克服了很多困难,受益于实验室平台的助力,才让‘海蓝’有了这样的成果。”元宇宙创新实验室负责人南志鹏说。

在元宇宙领域,数字人技术并不算高深。不过要做好一个超写实数字人也非易事。在南志鹏看来,做超写实数字人有4个难点——
首先是形象设计。

“海蓝”定位台内年轻一代新闻主播,具有山东女性典型的端庄大气。设计之初,团队就对山东女性的形象特点进行了归纳研究,并结合现代审美以及“海蓝”的行业属性、岗位特点进行设计打造,同时扫描台内多位主持人形象进行数据化,基于数据进行艺术加工。

并且形象设计也不是一劳永逸,成型至今,“海蓝”的形象也在一点点进化。因为新闻主播这一定位,“海蓝”一开始的设定较为严肃,后来团队发现观众对于会笑的“海蓝”评价很高,于是慢慢让她有了会笑的属性。

南志鹏表示,新闻主播也有严肃之外的另一面,观众也会想了解她的另一面。

第二个难点是“真人化”。

要做到皮肤和毛发的细节真实,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第三个难点是要高度还原服装材质。

做数字人的衣服跟定做一套真实衣服无异,不仅要设计打版,还要去还原材料的质感。这就需要先扫描真实衣服,再给数字人贴上去,工程量不小。

第四个难点是身体设计。

身体设计的好坏会影响到数字人动作的真实自然与否。因为从一开始就定位于国内数字人的顶流IP、中国广电行业的第一数字人IP去打造“海蓝”,团队在技术上选用了国内最先进的数字人皮肤、毛发、服饰还原技术,甚至数字人皮肤上的瑕疵都做到了“以假乱真”。

目前,山东广电开发了两种类型的数字人——一种是“海蓝”这样超写实高仿真数字人,一种是“苏小妹”这样的2.5D数字人,分别用在不同的内容空间。

除了外在形象,数字人主播的声音也十分关键。山东一千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智勇表示,应用于广电的数字人声音要足够真实自然,不能是电子音。

图片

为此,山东广电与科技公司合作开发了声音复刻技术。经过对足量真人语料的学习运算,数字人便能拥有与真人几乎一模一样的声音和语调。

像数字人“苏小妹”开口说话时,形象、声音都高度逼真,堪称是对主持人王苏的一次“孪生分身”。

借助于数字人“苏小妹”的语言学习能力,还推出了《苏小妹说中国字》的法语、俄语版本,助推节目的国际化传播。

技术很重要,但只有技术却并不能做好一个数字人,更不能运营好一个数字主持人。智勇认为,随着数字人技术的日趋成熟,技术已经不是数字人研发的重点,重点应该是数字人的人设以及形象策划等。

“数字人是真正的数字文化产业,是更有技术性的文化创意产业。未来数字人的优劣除了技术水准外,设计和创意的差别将会越来越明显。”

基于这样的判断,“海蓝”从一开始就由创意型的文科人才来做设计和规划,技术人员只负责实现。

同时,还有一个专门组建的运营小组来负责“海蓝”的“人设”打造与管理。运营小组由具有明星经纪经验的人员操盘,目前这个小组位于北京,以保障及时接触到最新的技术和运营方案。

这样打造下来的数字人,具备更加丰富立体的“人”味儿,这也是山东广电推出的数字人有别于市场上其他数字人的一个关键原因。

看准方向就要快速尝试

吕芃表示,整体而言,目前山东广电对于数字人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面向广电内部,探索怎么让数字人和传统广电行业相结合,推动广电行业往前发展;二是面向全社会,探索怎么利用数字人技术打造社会化产品。

数字人天气预报是山东广电面向广电内部进行的另一项内容生产探索。

天气预报虽然每天只播出一两分钟,但在传统内容生产方式之下,却要投入好几个人力,忙碌一两个小时,投入产出比很低。

数字人天气预报意在探索电视制播技术软件化。届时只要把数字人带进开发的系统,输入当天的天气信息,系统就能在短时间内自动剪辑成片,堪称“一键生成”,极大提高了内容生产效率。

图片

南志鹏透露,该系统支持手工干预,支持切换数字人主播,还可以给数字人换衣服、换发型等。据悉,目前这个系统已经开发完成,不久将投入使用。

数字虚拟主播突破了传统电视生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具有诸多无可比拟的优势,广电行业广泛应用数字虚拟主播是大势所趋。

不过,虚拟主播也不能完全替代真人主持人,比如一些外场活动、访谈类活动等场合,真人主播是无法被替代的。

整体而言,虚拟主播更多是承担真人作业难度大或是重复性的工作,从而提高广电系统的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除了软件应用,山东广电还在探索数字人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应用方式,如开发了用人工智能驱动的硬件——数字人交互终端

数字人交互终端可以作为政府政务中心、银行网点等服务型场所的工作人员,替代实体行业里一些相对简单的重复性劳动,并且具有不会出错、成本更低、可连续工作等优势。

此外,目前元宇宙创新实验室正在建设国内最头部的元宇宙空间和展陈,以支持会议、活动为主的元宇宙空间产品,可以将线下活动线上化,提供沉浸式的活动互动体验;针对文旅方向的元宇宙应用,则以AR硬件为基础,加以内容策划与开发,应用于旅游景区、文博展馆等场景。

“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会引发传播变革和媒介生态重塑。就像电力和蒸汽机解决了人的体力问题,互联网的出现解决了信息传播能力问题,下一步的人工智能解决的是人的脑力问题。这就是一个大的时代风口,它会对人类社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黄宝书表示,想抓住风口,核心是要能够相信趋势、坚持探索。山东广电布局数字人和元宇宙所进行的一系列尝试,正是对此坚定不移的实践。

“目前元宇宙创新实验室已经就数字人和人工智能进行结合,开发了数字人智慧终端和数字人全息桶,实现了基于语音的智能互动。”

“当年互联网出现时很多人都是第一批就冲进去,但中途退出了,原因就是信心不够彻底,对互联网发展趋势的判断不够彻底。看准方向就要快速尝试,不然等到别人做出头部,这轮风口就已经过去了。而且一开始探索成本也低,更多是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投入。像我们去年启动时只有几个人在做,现在也才30多人。”黄宝书说。




来源: 广电独家  编辑: 齐悦